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信息>>活动介绍

新闻发布|2021全球绿色发展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发布日期:2021-10-07 07:47:26浏览次数:192

峰会回顾:2021全球绿色发展高峰论坛
-碳中和愿景下能源转型与创新
-开幕式及主旨演讲

地点: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

时间:2021  9  6  8 

 

历时三天的2021全球绿色发展高峰论坛在蓉城圆满落幕。2021年9月6日至8日,海内外专家、学者共聚美丽的“天府之国”四川成都,举行本次高峰论坛, 紧扣应对气候变化-碳中和愿景下能源转型与创新的主题,探讨中国西部成渝双城经济圈的绿色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本次峰会邀请来自中国,欧洲和美国的院士会士,专家教授和企业家等演讲嘉宾80余人,三天十场高端论坛,聚焦国际能源转型与未来电网,这是一次加速全球低碳转型、促进技术创新的盛会。能源转型的挑战,需要创新的科学技术解决方案, 绿色金融,商业模式与相关政策,也需要各行业紧密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造成的自然灾害,推动低碳经济与新能源发展,促进国际合作项目落地。

今年的全球绿色发展高端论坛,是第十九届“海科会”重大活动之一。全球绿色发展峰会组委会对来自国内外的,到现场的以及线上的各位演讲嘉宾,专家学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对由全球绿色发展联盟,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联合主办的峰会,克服了新冠疫情等不利影响如期在蓉城举行感到十分欣慰,对四川大学125周年校庆表示诚挚的祝贺!对长期关心和支持绿色发展的海内外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次高峰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同步进行(线下主会场设在成都,线上专家来自中、美、欧三地),配备基于 Zoom 平台的中英双语同声传译,线上、线下并行进行和实时互动,并采用多种直播平台向全球视频直播。

开幕式原声直播

开幕式英文直播

 

开幕式中文直播

 

 

本次峰会9月6日上午大会致辞和演讲的重量级嘉宾有(以下排序依照主旨演讲次序进行排列):

 

阿诺•施瓦辛格

R20 国际区域气候行动组织创始人, 美国加州前州长

方朋

全球绿色发展联盟联合主席, 华登国际投资战略顾问

廖瑞金

重庆大学副校长

梁斌

四川大学副校长

陈文华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周孝信

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詹姆士•斯维尼 

(James Sweeney)

美国斯坦福大学管理科学及工程系教授,能源效率中心创始人,美国能源经济学会院士

李立浧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华南理工大学名誉院长

丹尼尔•科曼

(Dan Kammen)

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可再生能源实验室主任,诺贝尔奖获得者。

刘远立

国务院参事, 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执行院长,中美健康峰会创始人

罗伯特•魏森米勒

(Robert Weisenmiller)

美国加州能源委员会前主席, 美国 Gravity Power 董事

唐元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研究员,国务院研究室原司长

周晋峰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康重庆

清华大学电机系主任, 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院长

胡荣柱

通威集团副总裁

管晓宏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谢和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院长,四川大学教授、前校长

侯正猛

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教授,德国地球科学与岩土工程院院士

郭正晓

欧洲科学院院士,原伦敦大学学院副校长、现香港大学浙江研究院执行院长

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天府厅现场嘉宾合影

 

(一)峰会开幕式及主旨演讲

 

 

       峰会开幕式由全球绿色发展峰会主席,全球绿色发展联盟会长,IEEE 智慧乡村委员会副主席兼 IEEE PES 中国智慧乡村主席张晓枫女士主持。

全球绿色发展联盟会长-张晓枫

 

成都位于中国四川省,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是中国碳中和发展的先驱城市,在过去的一年,四川省清洁能源发电占总发电量80%,其中水电装机容量全国第一。张晓枫女士表示,她非常期待海内外专家学者能够站在这片“绿色土地”通过全球绿色发展联盟峰会平台,在全球绿色发展等领域碰撞出卓越的议题和合作共识。张女士代表全球绿色发展联盟向参与本次峰会的各位专家和领导表示诚挚的欢迎。 
R20国际区域气候行动组织创始人阿诺•施瓦辛格先生(视频)开幕致辞。他在致辞中表示,非常期待明年能以R20国际区域气候行动组织创始人的身份再次实地拜访中国,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气候问题和绿色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施瓦辛格先生对全球绿色发展联盟在绿色发展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表达了感谢。

R20国际区域气候行动组织创始人-阿诺•施瓦辛格

 

      全球绿色发盟联盟的联合主席方朋先生在致辞中详细的介绍了此次峰会的主要内容及嘉宾阵容。从巴黎协议到2018在美国旧金山的气候峰会,美国2050碳中和目标及太阳能的发展,最后介绍了全球绿色发盟联盟的宗旨与团队。

全球绿色发展联盟(GLOGDA)联合主席-方朋

 

紧接着,重庆大学副校长廖瑞金教授和四川大学副校长梁斌教授分别以本次峰会联合主办方代表的身份发表了致辞。

重庆大学副校长-廖瑞金教授

 

廖瑞金教授指出,我国时能源需求大国,对化石能源依赖度高,清洁能源资源与需求侧在地理位置上趁逆向分布特征,能源转型迫在眉睫,他非常期待参与论坛的各位嘉宾能分享各自独特的观点,为中国碳中和之路寻找路径、解决问题。

四川大学副校长-梁斌教授

梁斌教授指出,要实现全球减碳、减缓全球变暖这一目标,需要加快科技创新,建立绿色金融等配套制度,更需要全球各国各行业精诚合作,共同推进低碳行业的发展。

 

四川省人大副主任陈文华代表四川省人民政府致辞,他谈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四川省属于盆地地形,成都又地处于盆地的低洼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更是尤其特殊的地方,四川省政府欢迎海内各行业从业人员、专家及学者可以来蓉调研,共同为四川省绿色发展找寻道路。

四川省人大副主任-陈文华

 

峰会邀请了14位行业内外的院士专家,政要和企业家,对碳中和愿景下能源转型与创新发表了主旨演讲。8位海内外院士的主题分别是“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发展前景和关键技术”,“解决气候挑战的绿色能源合作”,“建设透明电网,支持能源绿色转型”,“脱碳的有效能源政策”,“零碳智慧能源系统与能源革命”,“碳中和技术为王- CCUS与海水直接制氢颠覆性技术”,“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地下储存”,“碳利用的再思考”等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孝信 –“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电力系统发展前景和关键技术”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孝信

 

周院士指出,成功构建情节地毯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和以新能源为主题的新型电力系统是我国未来能源转型和达到碳中和目标的重中之重。在演讲中,周院士激情洋溢的分享了个人独特的见解和对技术发展的看法,他认为,我们目前同时拥有成熟的和不成熟的各项减碳技术,如果将他们组合起来,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去,是未来发展的重点。

 

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可再生能源实验室主任丹尼尔科曼 (Dan Kammen) 教授 - 解决气候挑战的绿色能源合作GreenEnergy Cooperation to Address Climate Change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丹尼尔•科曼

 

丹尼尔•科曼 (Dan Kammen) 教授认为,非常不幸,近两年来极端天气的频繁的出现,包括过去一年的雪灾,洪灾和大面积山火,在应对气候问题方面地球留给我的时间非常的有限。丹尼尔教授指出,当前各种清洁能源技术和仿真模型都已经很成熟了,问题的关键变成了如何大规模实践这些方法,把碳排放真正的降下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 –“建设透明电网,支持能源绿色转型”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

 

李立浧院士指出未来的电力系统分析要打破传统,用靠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分析替代传统的系统建模,让电力系统透明起来,以满足未来大规模可再生能入接入的需求。李立浧院士还表示,我国自主研发的小微智能传感器就是要让过去做不到的事情变成现实,让电网透明起来,让系统分析从模型转到软件层面,让电力系统最大效力的受益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

 

美国斯坦福大学管理科学及工程系教授、能源效率中心创始人、美国能源经济学会院士詹姆士•斯维尼(James Sweeney) –脱碳的有效能源政策(EffectiveEnergy Policy for Decarbonization)

斯坦福大学能源效率中心创始人、美国能源经济学会院士詹姆士•斯维尼 (James Sweeney)

 

詹姆士•斯维尼教授带来了他最为出名的能源经济三角概念,他指出,未来绿色能源技术的应用需要统筹考虑经济、安全和环境三个因素。合理的权衡这三个因素对于能源政策的影响是规则制定者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斯维尼教授还指出在经济有效地推进碳中和的过程中,需要多种能源政策组合并行,例如针对性的能源价格制定,经济补贴,研发激励,行业监管,群众动员等等。

 

大会开幕式的后半场由全球绿色发展峰会共同主席,全球绿色发展联盟秘书长,中美健康峰会主席马晶教授主持。

共同主持人全球绿色发展联盟秘书长马晶教授

 

国务院参事, 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执行院长,中美健康峰会创始人刘远立

国务院参事、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执行院长、中美健康峰会创始人刘远立

 

刘远立院长表示,绿色发展是探讨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且直接涉及到人类的生存和生命健康问题,其团队研究发现,中国排名第一位的“杀手”脑卒中,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与空气中PM2.5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刘远立院长认为,除了大家熟知的科技创新及应用转换之外,还需要在社会中积极的倡导“绿色发展,人人有责”,使得“地球村”的居民能够具备并且践行生态文明的基本素养,从微观层面推进一个国家乃至世界在生态文明方便的建设。

 

美国加州能源委员会前主席、美国 Gravity Power 董事罗伯特•魏森米勒(Robert eisenmiller)- 能源效率在加州所扮演的角色:温室气体削减与空气质量效益

美国加州能源委员会前主席、美国 Gravity Power 董事罗伯特•魏森米勒(Robert eisenmiller)

 

罗伯特先生认为,更高的能源效率不仅仅节省了能源层面的开支,更重要的是,能源效率还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了公共事业在二氧化碳减排上面的开支。能源效率方便的政策及标准的在电器效率绿色建筑方面的实行,使得加州从1970年开始,不仅仅卓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而且确保了经济的稳定增长。在未来,相比于现有的政策,全面电气化是提高能源效率一个重要方针,其带来的减排效应不容小觑。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研究员、国务院研究室原司长唐元博士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研究员、国务院研究室原司长唐元博士

 

       唐元博士表示,中国碳中和计划的实行将直接影响了世界碳中和计划,中国实现碳减排的离不开两条路径:1)从源头减少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从空气中捕捉现有的二氧化碳气体。其次,唐元博士建议,中国摆脱化石能源的出路就是超大规模开发西部风光水资源,将西部丰富且稳定的可再生能源送到人口密集区域。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大力推进改性甲醇清洁燃料的应用、城市中立体园林生态住房的建设和荒山荒地发展油料能源林的建设。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晋峰博士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晋峰博士

 

       周晋峰博士在会上指出,能源供给侧改变在绿色发展事业中固然重要,但能源转型首先要思想转型,要坚持生态文明思想,才能够真正意义上改变现有的能源结构。我们现在面临的双碳危机,是人产生的危机,我们的能源政策是不是也可以回到需求侧,通过改变人们的行为,而改变现有的能源结构。

 

清华大学电机系主任、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院长、IEEE Fellow康重庆教授

清华大学电机系主任、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康重庆

 

       康重庆院长表示,如何实行双碳目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中国电力领域产、学、研、用各方面需要共同回答并付出实践的重大命题,碳中和愿景下的能源转型给电力系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通威集团副总裁胡荣柱

通威集团副总裁胡荣柱

 

      胡荣柱副总裁指出,当前,无论是从经济性,减排量还是从能源的投入产出出发,光伏发电都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应用替代化石能源的总体条件,成为了推进全球能源转变的主力军。在产业链中端,通威集团将光伏和农业成功结合,在农业生产的同时,为我们的能源系统供应物美价廉的清洁电力,积极为国家碳中和计划做出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管晓宏 – 零碳智慧能源系统与能源革命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管晓宏

 

管晓宏指出,新能源比例在电力系统中接入比例的不断增加,对电力系统运行带了了新的挑战,如何把情节电力在供大于需的情况下高效经济的储存起来是重中之重,氢能源的出现和它与传统电力系统储能的碰撞在未来会出现非常有前景的火花,例如传统电源+分布式可再生新能源+氢能燃料电池;多能源储热储冷+储氢;全分布式或集中式+分布式供需协调优化+氢能储运供应链优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院长,四川大学教授、前校长

谢和平 – 碳中和-技术为王 CCUS与海水直接制氢颠覆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院长,四川大学教授、前校长谢和平

 

谢和平院士从能源生产层面出发,分享了碳中和-技术为王的观点,谢院士指出,我们应该同时发展,少碳,用碳和零碳技术,不能简单把碳中和理解为去化石能源,更不能把“碳中和”进行商业化炒作。谢院士在会中还展示了其团队在将二氧化碳储存并再利用的关键性突破。

 

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教授、德国地球科学与岩土工程院院士侯正猛 – 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地下储存

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教授、德国地球科学与岩土工程院院士侯正猛

 

侯正猛院士指出,随着新能源发电形式的增加,其间歇性、随机性和波动性特征已经对能源系统稳定运行造成挑战,急需大规模新能源储存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侯正猛院士在会议中展示其团队提出的重大成果ENSYSCO系统,采用人工智能把能源的生产储运消纳智慧性的耦合在一起,其中着重考虑了地下储能系统的综合特性。侯院士表示,大规模地下储存技术为未来绿色能源长期储存,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夯实的基础。

 

欧洲科学院院士,原伦敦大学学院副校长、现香港大学浙江研究院执行院长郭正晓 – 碳利用的在思考

欧洲科学院院士,原伦敦大学学院副校长、现香港大学浙江研究院执行院长郭正晓

 

郭正晓院士指出,目前发电和供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实际只占到全部碳排放的30%,而实际生活中,运输,畜牧业,制造业和其他产业都释放着大量的二氧化碳。郭院士呼吁,未来我们更多的关注一些可以联合各个行业的减碳方案,从而真实有效的控制碳排放和减少空气中已有的二氧化碳。

 

本次高峰论坛期间,有两项国际合作项目签约落地

 

1.     绿色发展国际交流合作框架协议

 

项目合作单位:全球绿色发展联盟、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
 

 2.     交通大脑与绿色能源的零碳规划运营系统合作协议

项目合作单位:成都湃尔智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多就电力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单位】

【协办单位】

【赞助单位】


 

【合作媒体】

微信扫码 关注我们

  • 24小时咨询热线

    24小时咨询热线+86 023 68585409

  • 移动电话15723047747

Copyright © 2020~2100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渝州路174号 备案号:津ICP备20006019号-1 网站地图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方式:电话:13920977534 邮箱:1607398243@qq.com